現在的pos機安全嗎,芯片卡也不安全

 新聞資訊  |   2023-05-20 10:20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現在的pos機安全嗎,芯片卡也不安全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現在的pos機安全嗎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dsth100338.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現在的pos機安全嗎

2、拉卡拉pos機安全嗎?

現在的pos機安全嗎

本文首發于2019年4月18日期《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志記者 顧彥

閃付,是指刷銀行卡時,在一定額度內不需要輸入密碼和簽字就能完成支付的功能,具有便捷和高效的特點。但近日的央視3·15晚會曝光,銀行卡的這一功能為默認開通,且有被“隔空盜刷”的風險—裝在包里或口袋中的銀行卡,與POS機間隔5厘米以內就能完成支付,從而引發了不少持卡人的擔憂。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向本刊記者表示,閃付功能存在安全隱患,銀聯和銀行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權益,需要進行整改。

只有芯片卡可以閃付

其實,閃付功能早就存在,只是一直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記者在網絡上搜索發現,有關銀聯閃付的新聞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報道稱,閃付代表銀聯的非接觸式支付產品及應用,具備小額快速支付的特征。用戶選購商品或服務,確認相應金額,用具備閃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或銀聯移動支付產品,在支持銀聯閃付的非接觸式支付終端上,輕松一揮便可快速完成支付。非接觸式閃付終端,主要覆蓋日常小額快速支付商戶,包括超市、便利店、百貨、藥房、快餐連鎖等零售場所和菜市場、停車場、加油站、旅游景點等公共服務領域。

某銀行工作人員郭經理(化名)告訴本刊記者,卡片上帶有閃付標識的銀行卡都有這一功能。閃付功能的產生與銀行卡技術的更新迭代有關。

最早的時候,銀行卡多為磁條卡,只有背面有一排記錄數據的磁條,容易磨損、易被干擾、可被復制,安全性較差。后來,IC卡即芯片卡誕生,信息存儲在芯片中,不易被干擾和損壞、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為統一銀行卡標準、推進技術更新換代,央行曾提出,國有商業銀行應在2010年年底前全面發行金融IC卡;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應在2012年年底前全面發行金融IC卡;自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新發行的銀行卡應為金融IC卡。

銀聯在我國銀行卡芯片化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閃付功能也是其為了優化芯片卡功能而推出的服務。

2005年,央行發布行業標準《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業內簡稱PBOC2.0),包含了非接觸式IC卡物理特性標準等內容,這一標準就是由銀聯制定。隨著芯片卡逐漸成為主流,基于非接觸式IC卡的閃付功能也逐漸推廣開來。

2015年4月,《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版本3.0)》(業內簡稱PBOC3.0)開始實施,安全性進一步增強,并增加了更多非接觸式小額支付應用功能,可在公交、高速公路收費等領域更為廣泛運用。同年,銀聯聯合各家成員機構正式推出小額快速支付服務,持卡人使用具有閃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或支持銀聯手機閃付的移動設備,在指定商戶進行單筆限額300元及以下的交易時,只需將卡片或移動設備靠近POS機等受理終端的閃付感應區,即可完成支付,無需輸入密碼和簽名。

2018年6月1日起,中國銀聯與各成員機構聯合對小額免密免簽功能進行了優化,銀聯芯片借記卡、信用卡的小額免密免簽單筆限額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單卡單日累計消費金額不超過3000元。

銀行和銀聯應充分保護消費者權益

銀聯官網信息顯示,小額免密免簽是國際上成熟的支付方式,也是銀行卡默認開通的基礎功能。然而就是“默認開通”這一機制,讓許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持有的銀行卡可以閃付,從而產生了風險。

在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上,帶有閃付功能的銀行卡讓卡里的錢“閃沒”的視頻引發了廣泛關注:央視記者將從網上購買的POS機與銀行卡間隔5厘米,結果成功完成支付;將銀行卡裝入外套口袋,在不用接觸卡片的情況下,結果也是成功完成支付;將帶有閃付功能的銀行卡放入包內口袋,同樣也能輕松完成支付。

央視報道還指出,2017年8月,湖北宜昌,一男子盜竊大量銀行卡,利用閃付免密功能在超市瘋狂消費;2018年12月,廣東廣州,一犯罪團伙利用閃付功能盜刷銀行卡資金110多筆,累計涉案金額10多萬元。而且當央視記者致電銀聯工作人員,詢問是否可以關閉閃付功能時,工作人員回復稱僅能降低額度至300元。

對此,中國銀聯和商業銀行聯合發布的回應稱,“隔空盜刷”是極少數個案,銀行卡閃付既便捷又安全,在國際上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據統計,2015年銀行卡閃付業務開通以來風險比率為千萬分之二,遠低于萬分之一點一六的行業平均交易欺詐率。

但實際上,閃付功能的引起爭議的關鍵并不在于技術上存在盜刷風險,而是在于銀行和銀聯在技術安全、告知服務、風險防范等方面,沒有盡到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義務。

閃付功能本身確實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朱巍舉例說,微信、支付寶也致力于快捷支付,但就算支付過程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也需要通過密碼、指紋、人臉識別等方式進行驗證,但閃付只通過物理接觸就可以完成;美團、滴滴等平臺也聯合第三方支付機構推出了類似閃付的功能,但都是針對單一產品、特殊情景推出的,而且需要用戶事先對產品進行授權,但閃付可以在許多種情景下使用,且越過了授權環節。

郭經理向本刊記者坦言,銀聯和銀行視閃付為銀行卡的基礎功能之一,就像常用的存取款一樣,因此設置為默認開啟,并沒有特意告知持卡人。朱巍認為,這種行為已經構成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侵犯。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默認開通閃付功能,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如果不想要閃付功能,也只能是把限額降低,這是代替消費者做出選擇,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另外,據銀聯官網信息,目前所有支持小額免密免簽的商戶均經過嚴格篩選,為全國及各地知名品牌或連鎖商戶,也就是說,并不是任意一臺POS機都能夠實現一揮即支付。而且央行有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網上買賣POS機(包括MPOS)、刷卡器等受理終端。但朱巍指出,實際上仍有不少商家在電商平臺上違法售賣這些設備,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這個問題也需要盡快整改。

對于上述問題,中國銀聯和各商業銀行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將共同改進服務,為用戶自主關閉及恢復功能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進一步優化賠償機制,縮短賠付時間,提高賠付效率;全力配合公安機關繼續加大對POS機非法買賣等銀行卡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并進一步提高技術防控水平,持續督促收單機構加強POS終端管理。

銀聯官網信息顯示,小額免密免簽是國際上成熟的支付方式,也是銀行卡默認開通的基礎功能。然而就是“默認開通”這一機制,讓許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持有的銀行卡可以閃付,從而產生了風險。

在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上,帶有閃付功能的銀行卡讓卡里的錢“閃沒”的視頻引發了廣泛關注:央視記者將從網上購買的POS機與銀行卡間隔5厘米,結果成功完成支付;將銀行卡裝入外套口袋,在不用接觸卡片的情況下,結果也是成功完成支付;將帶有閃付功能的銀行卡放入包內口袋,同樣也能輕松完成支付。

央視報道還指出,2017年8月,湖北宜昌,一男子盜竊大量銀行卡,利用閃付免密功能在超市瘋狂消費;2018年12月,廣東廣州,一犯罪團伙利用閃付功能盜刷銀行卡資金110多筆,累計涉案金額10多萬元。而且當央視記者致電銀聯工作人員,詢問是否可以關閉閃付功能時,工作人員回復稱僅能降低額度至300元。

對此,中國銀聯和商業銀行聯合發布的回應稱,“隔空盜刷”是極少數個案,銀行卡閃付既便捷又安全,在國際上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據統計,2015年銀行卡閃付業務開通以來風險比率為千萬分之二,遠低于萬分之一點一六的行業平均交易欺詐率。

但實際上,閃付功能的引起爭議的關鍵并不在于技術上存在盜刷風險,而是在于銀行和銀聯在技術安全、告知服務、風險防范等方面,沒有盡到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義務。

閃付功能本身確實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朱巍舉例說,微信、支付寶也致力于快捷支付,但就算支付過程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也需要通過密碼、指紋、人臉識別等方式進行驗證,但閃付只通過物理接觸就可以完成;美團、滴滴等平臺也聯合第三方支付機構推出了類似閃付的功能,但都是針對單一產品、特殊情景推出的,而且需要用戶事先對產品進行授權,但閃付可以在許多種情景下使用,且越過了授權環節。

郭經理向本刊記者坦言,銀聯和銀行視閃付為銀行卡的基礎功能之一,就像常用的存取款一樣,因此設置為默認開啟,并沒有特意告知持卡人。朱巍認為,這種行為已經構成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侵犯。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默認開通閃付功能,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如果不想要閃付功能,也只能是把限額降低,這是代替消費者做出選擇,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另外,據銀聯官網信息,目前所有支持小額免密免簽的商戶均經過嚴格篩選,為全國及各地知名品牌或連鎖商戶,也就是說,并不是任意一臺POS機都能夠實現一揮即支付。而且央行有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網上買賣POS機(包括MPOS)、刷卡器等受理終端。但朱巍指出,實際上仍有不少商家在電商平臺上違法售賣這些設備,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這個問題也需要盡快整改。

對于上述問題,中國銀聯和各商業銀行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將共同改進服務,為用戶自主關閉及恢復功能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進一步優化賠償機制,縮短賠付時間,提高賠付效率;全力配合公安機關繼續加大對POS機非法買賣等銀行卡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并進一步提高技術防控水平,持續督促收單機構加強POS終端管理。

如無必要可以關閉

其實,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和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有許多類似閃付的新功能、新產品、新服務問世,使消費方式不斷推陳出新。不過人們也逐漸注意到,這些創新成果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防范和監管。

“銀行卡閃付等支付方式的創新,我國已經是在世界的前沿,首先還是要肯定在這一方面的成績?!彪娮由虅昭芯恐行奶丶s研究員、北京億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向本刊記者表示,“但這種成績背后也蘊含一些巨大的風險,尤其是涉及到資金安全的問題。任何支付手段的第一要素應該是安全,除了包括資金安全之外,還要包括信息安全。如何在科技創新的同時,平衡創新與安全的平衡點,是我們一直以來想要鉆研和解決的難點?!?/p>

朱巍認為,新技術的發展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效率,但如果效率和安全結合起來考慮,效率還是應該讓位于安全。在追求效率的路上走得太快,就容易出現安全問題,閃付就是如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閃付可能是銀聯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競爭下用來搶奪市場的一種業務。因為它不僅是財務方面的一個支付功能,還涉及到很多個人信息,包括銀行卡帳號、持卡人姓名、消費記錄、行為軌跡等。銀聯和銀行希望通過銀行卡的使用獲取這些信息,而不是讓它們被第三方支付機構掌握。但這種行為犧牲了用戶,超出了底線?!敝煳≌f。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最終應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相關問題。一方面,監管部門應不斷補充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閃付等金融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和發展,明確相關商家應當承擔的責任。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應提高風險防范意識,保管好個人的銀行卡號及密碼信息,隨時掌握賬戶動態,遭遇盜刷情況及時聯系銀行,必要時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己。

郭經理建議,已開通小額免密免簽支付功能的用戶,如認為無必要可及時向開卡銀行明示取消該功能,以其所在的銀行為例,可以通過到柜臺辦理、手機客戶端進行操作、聯系電話客服等多種渠道關閉該業務。如果遭遇盜刷,首先應留存卡未離身的證據,可以立刻在附近銀行網點或ATM機進行存取款、查詢等交易,保存好憑條;然后打電話給銀行客服掛失止損;向銀行查詢盜刷信息,向公安部門報案;接著,與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涉賠償事宜;最后,如果問題仍未解決,可以咨詢律師起訴。

編輯:艾麗

拉卡拉pos機安全嗎?

安全

拉卡拉專注于支付,以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優勢成為萬千家中小微商hù的選擇。目前拉卡拉支付在受理duān規模排名行業第二,其智能POS產品市場占yǒu率位居行業第一。

拉卡拉刷卡終端是經過國家專業機構檢測過的,zhǔn許入網的機具。拉卡拉手機刷卡器屬于個人刷kǎ工具,采用硬件加密,安全算法,硬件保障,有磁有密,一機一密,一次一密。tè殊訂制的安全軟鍵pán,保zhèng密碼輸入的安全。

自2005年拉卡拉成立以來,聯想控股先后以財wù投資和zhàn略tóu資的方式duì其長期投資,陪伴拉卡拉從初創期到成熟期的過程。隨著2019年4月拉卡拉的上市,聯想控股“戰略投資+財wù投資”雙lún驅動的獨特發展模式優勢再次凸顯。

拉卡拉”也是中國第三方支付第一家上市企業。

作為國內第三方支付領先企業,拉卡拉zhì能POS市場fù蓋lǜ位居行業第一,拉卡lā支付業務遍及全國400個地級以上chéng市,全面覆蓋零售、餐飲、保險、旅游等行業de應用場景。

申請流程高效簡單,只要滿足申請前提和申請條件的商hù就可以在官網提交申請,幾天之內即可完成審核工作。

以上就是關于現在的pos機安全嗎,芯片卡也不安全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現在的pos機安全嗎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dsth100338.com/news/49609.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